吃臘味最好的時節是在冬天,這種以自然、時間、傳統、實誠凝聚而成的美味讓你忘卻冬日的寒冷,喚起沉睡的味蕾,勾起小時候的記憶。
在飯桌上,隨意夾起一塊“臘味”,陣陣香味兒總是讓人食欲大增。這是金寨過年最平常的一道菜,也是最考驗手藝的一道菜。
老家有個習俗,進入臘月,各家各戶歇了農活,開始忙著殺雞宰鵝,為過年的“臘味”做著準備。將清洗干凈的雞、鴨、魚、肉用鹽進行腌制,并且用力將鹽揉搓在腌制品上,這是為了讓這些腌制品更好地入味。放鹽是腌制“臘味”的重要一環,鹽多了太咸,鹽少了太淡,都會直接影響到“臘味”的口感。對于有著豐富腌制經驗的老家人來說,“適中”的鹽通常只能靠個人的經驗來定,這也正是考驗各家各戶手藝的時候。
在眾多“臘味”中,臘豬蹄通常都比較受歡迎,也是工藝最復雜的一道菜。將蔥、蒜、姜末、醬、辣椒等多種調料平鋪在蹄髈上,將其卷起來,用紗繩緊緊的一圈圈繞著系緊,再放進鹽水里腌制。“繩子系的越緊越好,否則蒸熟后切起來里面的調料容易散開。”記憶中,每次做這道菜時,媽媽總是反復念叨著。
由于腌制的東西較多,在老家,基本每家都有一只專門用來盛裝的大水缸。將“臘味”放在水缸里腌幾天,在一個大晴天里,將水缸里的“臘味”撈出來,放在太陽下曬上十來天,直到“臘味”被曬得滴出油來。這時,每戶人家門口掛著的一長串“臘味”,成為一道風景,讓人感到濃濃的年味。
如今,隨著老家年味漸漸變淡,很多傳統的習俗已經消失,但是傳統的“臘味”依舊是金寨人最愛的味道。
文:陳賽男
|